發文的這一天是2008.09.23日,透過了朋友拿到了
這台即將於09.25公開發售的Nikon D90,拿到的
第一個感覺,實在是蠻不錯的,在握把的手感,以及機
身配重及組裝品質上都是非常的優......
D90的主要特點是在加入了世界第一的錄影功能,
(抱歉這次測試時間過短.所以沒有玩到這一部份)
但是沒有AF對焦...看過其他人的分享..像我這種
手超會抖的咖,還是乖乖帶台DV會比較實在..
首先先來貼幾張外觀的照片吧....
銀色的D90 LOGO銘牌,質感絕對比D80的那個更好....
上面就是麥克風收音孔及紅外線遙控的接收處..
相機的功能轉盤...
因為D90定位是在中階入門機,所以功能轉盤還是有保留的..
機頂的資訊窗..這點Nikon就比Canon的要好一點了
Canon的低階入門款都是沒有這個資訊窗的,而是整合
到機身上的LCD中.....快門的旁邊就是主要的控制鈕
連拍,AF,及+-EV,都在快門的旁邊,控制上更方便.
另外一側的接頭蓋...比較之前不一樣的是D90有支援
HDMI及獨立的GPS接口....
後面機背的情況...
值得一提的是D90的LCD是3吋92萬畫素的螢幕,
看起來真的爽呆了,鮮豔的顏色,實在是太銷魂了...
最後再來一張D90+20-35 F2.8D的照片當結尾吧...
有COCO的話,D90實在是一個值得敗的好傢伙...
我也好想要.....XD
PS:在試拍的過程中,女王大人在旁邊看我拍了幾
張,女王:聲音聽起來真清脆,
看到我拍出來的照片,女王:畫質真不錯ㄟ多少錢阿
我答:含鏡頭43900
女王:喔...那你D70繼續用好了.....
我心中的OS......棍...那妳還問....
最後附上D90規格表...
規格表部份節錄自DCVIEW網站.如有侵權
請告知我,我會把它拿掉...
以下為 D90 的技術規格
- 有效像素: 1,230 萬像素,
影像感測器 Nikon DX 格式 (23.6 x 15.8 mm) CMOS 感應器 - 影像尺寸(像素):
4,288 x 2,848 [L], 3,216 x 2,136 [M], 2,144 x 1,424 [S]; - 數位短片:1280 x 720 / 24fps, 640 x 424 / 24fps, 320 x 216 / 24fps
- 感光度 ISO 200 至 3200,以 1/3 EV 調校;
ISO 200以下時,感光度以約 0.3、0.7 或 1 EV (ISO 100相當值)作定級調整;高於ISO3200 時,感光度以約0.3、0.7或 1 EV(ISO 6400 相當值)作定級調整。 - 文件格式 NEF; JPEG; 影片以AVI儲存
- 儲存媒體 SD / SDHC
- 拍攝模式
1)單張拍攝 2)低速連拍 3)高速連拍 4)自拍 5)延時遙控 6)快速響應 7)數位短片 - 白平衡
自動(具有主影像感測器和 420 區 RGB 感測器的 TTL 白平衡);
帶有微調的12 種手動模式;色溫設定;
預設手動白平衡;白平衡包圍 - 液晶顯示器 3英寸、約92 萬畫像素(VGA)、 170° 視角的低溫多晶矽 TFT LCD 顯示螢幕
- 界面 USB 2.0 (高速): Mass Storage和 MTP/PTP, GP-1 ( GPS 用 )
- 取景器覆蓋畫面範圍/放大率 ,約 96%/ 約0.94倍
- 自動對焦
Nikon Multi-CAM 1000 自動對焦模組具備 TTL 相位偵測,
11 個對焦點(包括 1 個十字型感測器)和自動對焦輔助照明燈(範圍約為 0.5-3 m) - 對焦模式
1)自動對焦(AF): 單次伺服AF(AF-S); 連續伺服AF(AF-C); 自動伺服AF(AF-A),
2) 手動對焦(M) 可從11種對焦點選擇 - 測光模式
1) 矩陣測光: 3D 彩色矩陣測光 II (G型和D型鏡頭); 彩色矩陣測光 II (其他 CPU 鏡頭)
2) 中央重點測光: 約 75% 的比重分布於畫面中央
3) 點測光:集中在以對焦點為中心的 3.5mm 直徑中(約為畫面的 2%) - 快門 1/4,000 - 30 秒範圍 (以 1/3 或 1/2 EV 調校,B快門
- 同步連接 X = 1/200 秒;在 1/200 秒或以下速度時,與快門保持同步
- 支援 GPS 套件 GP-1(另購)
- 電源 使用 EN-EL3e 鋰離子充電電池, 跟 D80, D300 相同, 可以拍攝約 1000張
- 體積 約 132 x 103 x 77mm
- 重量 (不含電池) 約 620g